DDS-LOGO

图像标注生存指南 2:密集场景难题

在计算机视觉的广泛应用领域中,高密度目标场景是另一个制约图像标注效率与准确度提升的关键瓶颈。以公共安全监控为例,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监控摄像头需要捕捉大量行人、车辆的信息;大型活动实时跟踪场景下,要对现场密集的人群、各类设施进行持续监测;物流仓储自动化识别场景里,需要快速准确地识别众多紧密排列的货物、搬运设备等。在这些场景中,目标大量重叠或紧密相邻的现象极为常见,这无疑给图像标注算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鉴于密集场景下目标检测与定位存在特殊需求,我们将这些挑战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遮挡叠加问题

当人群或物品排列密集时,彼此间遮挡或重叠的现象极为普遍,导致一些目标仅有部分轮廓可见。较之处理单个物体的情形,这类遮挡既造成特征信息丢失,也提升了算法的判定难度。对于安保场合或者高价值货品的自动巡检而言,准确区分被遮挡目标与背景信息显得尤为重要。

图1.webp 图1 人群(左)和物品(右)相互遮挡

2. 目标密集度过高所致的特征丢失

当图中目标数量过于庞大且分布稠密,局部区域内的特征可能相互“侵占”,令算法难以提取清晰的轮廓或关键点。比如,在大型演唱会或交通要道的实时监控中,当众多运动目标同现于镜头中,较小且靠近的对象就更易在此“繁杂”环境里被忽略或混淆。

图2.webp 图2 大型活动的人群(左)和拥堵的交通(右)

3. 环境噪声与背景干扰

密集场景的背景往往更加丰富,包括指示牌、横幅广告、灯光复杂的舞台效果等等,这些元素容易转化成干扰因素。若目标与背景呈现相似的纹理或配色,标注算法就需较强的区分能力来准确分割目标与非目标区域。

图3.webp 图3 背景与目标融合度过高的装配线(左)和灯光舞台(右)

4. 目标尺寸跨度过大

当摄像头拍摄角度或距离变动较大时,目标在镜头中的视觉尺寸往往会产生明显变化。比如在物流分拣中心,从货物最远端到传送带入口处,物品可能在图中从非常小到非常大,并且物品间距也会发生改变。而在密集场景下,尺寸差异带来的标注难度要远高于普通场景。

图4.webp 图4 传送带视角的物品尺寸和边界发生变化

为了进一步呈现高密度场景对图像标注所带来的影响,我们选取了人员监控和仓储物流两类典型应用来说明常见的干扰与难点,并结合 T-Rex Label 工具的 AI 标注示例,探讨其在处理高目标密度下的标注表现:

1. 人员密集场景监控

无论在城市公共区域还是大型集会活动中,高密度人群带来了更大的监控与管理挑战: a) 行人重复遮挡:在拥挤环境下,行人的面部或肢体特征经常被部分遮盖,需要算法整合可见信息快速辨别身份或动作。 b) 场景动态多变:当人群大规模流动或朝不同方向散开,摄像头捕捉到的画面中目标都在频繁更新,易出现跟踪失误或丢帧现象。 c) 杂乱背景:灯光、指示标志和多种视觉元素往往穿插于人群之中,进一步增加了图像标注的分割难度。

基于上述,针对密集场景中的人员的检测,T-Rex Label 的 AI 标注效果如下:

图5.webp 图5 行人重复遮挡(左)和舞台人群(右)的 AI 标注效果

图6.webp 图6 大规模人群的方框标注(左)和点标注(右) 效果

2. 仓储物流自动化场景

在物流分拣中心和智能仓储系统内部,数以百计相似套餐、元件和商品都可能堆叠或经过传送带: a) 外观同质化:不同产品批次或零部件外形相似度高,导致算法难以通过视觉特征区分相邻目标。 b) 运动速度快:在高速传送带上,每帧图像中的目标都在快速更替,对实时检测提出了严苛的速度与精度要求。 c) 堆叠现象:若货品分布不均就难以辨别其边缘,尤其当关键部位被覆盖时,更易出现漏检或错判。

基于上述,针对密集场景中的物品检测,T-Rex Label 的 AI 标注效果如下:

图7.webp 图7 外观同质化(左)和运动中(右)的流水线的 AI 效果

图8.webp 图8 水果堆叠的 AI 效果

实验证明,在密集目标场景下,相较于其他视觉模型,T-Rex Label 的视觉提示能力优势显著。它能够精准捕捉微小目标的边缘细节,准确框选目标对象。即便是面对同质化货品堆叠,或是处于运动场景中,T-Rex Label 也能有效减少误判情况的发生。这些技术创新成果,让 T-Rex Label 在安防布控、智能物流、智慧城市等典型密集场景里,为构建高精度视觉系统的数据标注工作,提供了更为高效的解决方案。

彩蛋:

免费高效的 T-Rex Label 产品入口:https://www.trexlabel.com/?source=dds